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
根据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》(教基[2002]26号)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、《教育部关于印发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(实验)〉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(实验)的通知》(教基[2003]6号)、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和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(试行)》,结合5g彩票app下载实际制定本操作细则。
一、指导思想
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,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对学生评价的要求,实行多元化评价、突出过程性评价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。评价要充分发挥优化教育实践的功能,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、转变教学方式;促进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,逐步建立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;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,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。
二、评价原则
评价要遵循导向性、公平性、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原则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力求通过确定全面、客观的评价内容,明确、合理的评价标准,科学、规范的评价程序体现:
(1)导向性。引导学生既实现全面协调发展,又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特长,挖掘自己的潜能。
(2)发展性。使学生明确要求,参与评价,规范言行,激励成长。
(3)公平性。严格依照程序,克服盲目性、随意性。做到过程公开、结果公平,监督有权,申诉有门。
(4)可操作性。程序清晰,注重过程,记载及时,实现操作规范、简便。
三、评价的内容和标准
(一)评价内容
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《通知》中的有关要求为基本依据,从公民道德素养、交流与合作、学习态度与能力、实践与创新、运动与健康、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。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、要素、主要行为表现等三级,具体内容见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》(以下简称《细目表》)。
(二)评价标准
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:综合性评语和评定等级。综合性评语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,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质。评定等级指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,其中“公民道德素养”分为优秀、合格、不合格,其他五个方面均分为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。
四、组织实施
学校成立由校长任主任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。该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实施细则,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,审定评价结果,受理咨询、申诉和复议申请。
1、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成员:
主任:方纯知
副主任:殷国斌 焦成铭 沈古元 徐朝红
成 员:徐达良 张裕平 何学平 吴长楼 张四新 严建军 徐 旺
年级部主任 班主任
2、班级评价小组:班主任 本班任课老师3名 学生代表3名
五、评定程序
1、学年初,由学校(年级)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商议各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名单,并在被评定班级公布。班级评定小组成员不得少于7人,由班主任任小组长,成员为本班授课教师、学生代表(不少于3人)。在学年末,班主任组织学生对本班评定小组成员认定后,开展评定工作。
2、整理学生的素质报告册、模块学习和学生成长学习综合材料,评定小组成员通过此过程加深对学生的了解。
3、组织学生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细则、评价标准。在学年初,公布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》,人手一份,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,并经常结合学生的学习、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,对照目标自我教育和引导,在反思评价中成长进步。
4、组织学生自评。学生自评是指学生根据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》,找出最符合、接近自己日常表现的“关键要素”和实证材料,经班级评定小组审核后,评出自己各要素等级,得出各项目等级,最终评出自己的综合素质等级。学年结束时由全年级统一安排1节课时间完成,当场填好自评表,班级评定小组成员要到现场指导学生自评。
5、组织学生互评。学生互评是每位学生接受全班同学的评价,并评价本班其他同学。学生互评是“背靠背”评价,评价者是不记名的。在做评价工作前,要做好学生评价的宣传工作,要客观公正评价同学。
6、班级小组对学生进行评价。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,由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独自对全班同学进行评价,评出学生的要素等级,得出项目等级,初步拟定其综合等级。对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出入较大的,要进行访谈查证。按序号对全班同学逐个进行合议,经小组确认后根据评定方案和操作细则要求分别评定综合等级。
7、通知评价结果,公示优秀等级学生名单。各班级评定小组将评定结果呈报学校缩印素质评定委员会,经后,填写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通知单》,分别发给学生本人由学生本人签字认可后,评定小组长收回,交学校存档备查。对评定为优秀等级的学生要在校园公示一周。对有异议的由学生本人接到《通知单》后一周内提出复议申请 ,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组织人员进行调查,并讨论后按细则重新确认综合等级。
8、班级评定小组填写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》。经过公示后,学校评定委员会要对每位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确认,由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对本人指导的学生的评语及综合等级填入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》,交由评定小组长签字,加盖学校公章,装入学生档案。
高中三年的综合素质评定总成绩达到C等或C等以上方具备高中毕业资格,综合素质评定在C等以下的学生不予毕业。
附件:
1、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参考条目》
2、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自评表》
3、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表》
4、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》
5、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初评表》
6、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通知单》
附件 1
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参考条目》
㈠、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评价细则
要素 |
关键表现 |
等级评定标准 |
关键表现证据摘要 | |
文明礼貌 |
1 |
对他人有基本的礼仪习惯 |
A等标准: 1、具备4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优秀。 B等标准: 1、具备2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良好。 C等标准: 1、具备1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一般。 D等标准: 1、无法提供证据或所提出的证据虚假。2、老师、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表现很差,3、正在接受学校处分。 另:有乡级及以上表彰证书的直接为A等。 |
( )1、在校获得校级表彰。( )2、担任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或班级体劳动组织者。( )3、担任学校、班级干部或小组长。 ( )4、升国旗活动中在国旗下讲话。( )5、大型集会讲话(表态发言)。( )6、有为他人、集体、社会服务,做好事的记录和证据。( )7、为困难群体、个人提供帮助的记录或证据。( )8、班级考勤记载中2个学期出全勤。 |
2 |
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,与人为善 | |||
3 |
言行文明,能讲普通话 | |||
正直守信 |
1 |
作业不抄袭,考试不作弊 | ||
2 |
真诚待人,言行一致,不说谎话 | |||
3 |
不做损人利已的事,敢于开展自我批评 | |||
热爱劳动 |
1 |
能做部分家务劳动,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| ||
2 |
认真完成学校各种劳动任务 | |||
3 |
勤俭节约,尊重、爱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| |||
遵纪守法 |
1 |
自觉遵守课堂、集会、各类活动的纪律 | ||
2 |
遵纪守时,不沉迷网络,有社会公德 | |||
3 |
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定 | |||
责 任 感 |
1 |
孝敬父母、尊重并关心家庭所有成员 | ||
2 |
认真做好学校清洁值日,有环保意识 | |||
3 |
关心集体,关心他人,有爱心和同情心 | |||
自律自强 |
1 |
能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办事,生活乐观 | ||
2 |
珍爱生命,不吸烟、不喝酒、拒绝毒品。 | |||
3 |
有荣辱观念,有错就改,不怕挫折,积极向上 | |||
评议等级 |
自评等级 |
互评等级 |
班级评定小组评定等级 | |
|
|
|
㈡、学习能力评价细则
要素 |
关键表现 |
等级评定标准 |
关键表现证据摘要 | |
学习兴趣 |
1 |
喜好读书,乐于学习探究新知识、尝试新技能 |
A等参照标准: 1、具备4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优秀。 B等参照标准: 1、具备2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良好。 C等参照标准: 1、具备1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一般。 D等参照标准: 1、无法提供证据或所提出的证据虚假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表现较差。 另:有乡级及以上表彰证书的直接为A等。 |
( )1、作业本、教师批改评语。 ( )2、期末学业考试成绩单。 ( )3、有学习计划、学习反思、学习笔记和读书笔记等资料; 4、文化课考试成绩优良的记载。( )5、有非统考科目成绩等级记载。( ) ( )6、担任科代表(或学习小组长)。 |
2 |
热心参与各科学习活动,勤思好问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| |||
3 |
认真上好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 | |||
学习方法 |
1 |
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,合理分配时间 | ||
2 |
有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学习效果好,不偏科 | |||
3 |
善于借助学习工具和利用各类课程资源 | |||
计划与 反思 |
1 |
日常学习有适合自己的计划 | ||
2 |
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记录、有分析,有改进 | |||
3 |
能虚心听取他人建议,不断改进自己的计划 | |||
评议等级 |
自评等级 |
互评等级 |
班级评定小组 评定等级 | |
|
|
|
㈢、实践能力评价细则
要素 |
关键表现 |
等级评定标准 |
关键表现证据摘要 | |
探究与 创新 |
1 |
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,能独立思考 |
A等参照标准: 1、具备4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优秀。 B等参照标准: 1、具备2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良好。 C等参照标准: 1、具备1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一般。 D等参照标准: 1、无法提供证据或所提出的证据虚假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表现较差。 另:有乡级及以上表彰证书的直接为A等。 |
( )1、在校级科技创新活动、学校刊物发表的作品或参加征文等活动的获奖。 ( )2、小论文、小制作、小发明等或其它能体现实践创新能力和特点的相关证据; ( )3、文化课考试成绩优良的记载。( )4、有非统考科目成绩等级记载。( )5、能现场展示利用学习工具、电脑、网络的记载。 ( )9、担任科代表(或学习小组长)。 |
2 |
经常提出某些有价值的问题,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| |||
3 |
能撰写一定质量的小论文,有小发明,小制作方面的成果或有体现创造性的作业 | |||
实践能力 |
1 |
会用学具,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利用的工具 | ||
2 |
能通过上网、采访、调查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,并能从信息中得出较恰当的结论 | |||
3 |
积极主动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,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,有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和作品 | |||
评议等级 |
自评等级 |
互评等级 |
班级评定小组评 | |
|
|
|
㈣、交流与合作评价细则
要素 |
关键表现 |
等级评定标准 |
关键表现证据摘要 | |
团队精神 |
1 |
能融于集体,人际关系和谐 |
A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3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优秀。B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2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良好。C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1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一般。D等参照标准:1、无法提供证据或所提出的证据虚假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表现较差。另:有乡级有乡级及以上表彰证书的直接为A等。 |
( )1、在集体活动中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证据。( )2、在集体活动中担任小组长的班主任证明。( )3、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中个人表现的原始记录。( )4、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的实践活动报告。 |
2 |
积极参加各项团队活动,能完成团队交给的任务,遵守团队纪律。 | |||
3 |
有合作意识,帮助同伴,不计个人得失 | |||
沟通与 分享 |
1 |
能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| ||
2 |
乐于与人交流,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| |||
3 |
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处境,发生矛盾时多做自我批评,不固执已见 | |||
评议等级 |
自评等级 |
互评等级 |
班级评定小组评定等级 | |
|
|
|
㈤、审美与表现评价细则
要素 |
关键表现 |
等级评定标准 |
关键表现证据摘要 | |
审美情趣 |
1 |
认真上好艺术(音乐、美术)课程 |
A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3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优秀。B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2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良好。C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1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一般。D等参照标准:1、无法提供证据或所提出的证据虚假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表现较差。另:有乡级及以上艺术类获奖证书的直接为A等。 |
( )1、音乐、美术课程考核成绩A等。( )2、在校级艺术活动中获得的成绩与奖励的证据。( )3、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制作,表现其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。( )4、有观察、欣赏大自然、艺术作品的感悟文章,( )5、能用乐器完整演奏一首歌曲。 |
2 |
喜爱、欣赏进步的的文学、艺术作品 | |||
3 |
热爱大自然,会欣赏社会上和身边的好人好事 | |||
艺术活动与 表现 |
1 |
积极参加各类健康的艺术活动 | ||
2 |
有自己的艺术爱好或擅长的艺术门类 | |||
3 |
能表现自己的艺术爱好 | |||
评议等级 |
自评等级 |
互评等级 |
班级评定小组评定等级 | |
|
|
|
㈥、运动与健康评价细则
要素 |
关键表现 |
等级评定标准 |
关键表现证据摘要 | |
习惯 与 技能 |
1 |
认真做好“两操”,上好体育课 |
A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4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优秀。B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2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良好。C等参照标准:1、具备1条证据摘要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一般。D等参照标准:1、无法提供证据或所提出的证据虚假。2、老师同学评议一致认为表现较差。 另:有乡级及以上运动项目获奖证书的直接为A等。 |
( )1、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考查成绩为A等。( )2、有校级及以上运动会中的获奖证书。( )3、体育课、课间操、课外体育活动有出全勤。( )4、有自己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并达到相应的水平。( )5、有身体检查记录或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检测记录。( )6、有自己克服困难、正确对待挫折和烦恼的事例的知情人证明。( )7、自我评语。 |
2 |
积极参加运动会,体育课考查情况好 | |||
3 |
有爱好或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 | |||
身心健康 |
1 |
精力充沛,能正常参加各种活动 | ||
2 |
体质健康测查合格以上,能正确地评价自我 | |||
3 |
心理健康,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,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自暴自弃 | |||
健康生活方式 |
1 |
有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和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| ||
2 |
合理安排课余生活,选择健康的休闲方式 | |||
3 |
没有不良嗜好 | |||
评议等级 |
自评等级 |
互评等级 |
班级评定小组评定等级 | |
|
|
|
附件 2
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自评表》
纬度 |
要素 |
要素等级 |
纬度等级 |
道德品质与 公民素养 |
文明礼貌 |
|
|
正直守信 |
| ||
热爱劳动 |
| ||
遵纪守法 |
| ||
责任感 |
| ||
自律自强 |
| ||
学习能力 |
学习兴趣 |
|
|
学习方法 |
| ||
计划与反思 |
| ||
实践创新 |
探究与创新 |
|
|
实践能力 |
| ||
交流合作 |
团队精神 |
|
|
沟通与分享 |
| ||
审美表现 |
审美情趣 |
|
|
艺术活动与表现 |
| ||
运动健康 |
习惯与技能 |
|
|
身心健康 |
| ||
健康生活方式 |
| ||
综合评定等级 |
| ||
质性评语 |
|
附件 3
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表》
序号 |
姓名 |
道德素质 |
学习能力 |
实践创新 |
交流合作 |
审美表现 |
运动健康 |
综合等级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附件4
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》
姓名 |
|
性别 |
|
出生年月 |
|
户口所在地 |
| |
民族 |
|
籍贯 |
|
政治面貌 |
| |||
家庭住址 |
|
毕业学校 |
|
学籍号 |
| |||
父亲 |
|
工作单位 |
|
联系电话 |
| |||
母亲 |
|
|
|
联系电话 |
| |||
高 一 学 年 |
纬度 |
道德素质 |
学习能力 |
实践创新 |
交流合作 |
审美表现 |
运动健康 |
综合等级 |
等级 |
|
|
|
|
|
|
| |
评语 |
评定小组长: |
附件 5 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初评表》
学生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_ 序号______
纬度 |
要素 |
要素等级 |
纬度等级 |
道德品质与 公民素养 |
文明礼貌 |
|
|
正直守信 |
| ||
热爱劳动 |
| ||
遵纪守法 |
| ||
责任感 |
| ||
自律自强 |
| ||
学习能力 |
学习兴趣 |
|
|
学习方法 |
| ||
计划与反思 |
| ||
实践创新 |
探究与创新 |
|
|
实践能力 |
| ||
交流合作 |
团队精神 |
|
|
沟通与分享 |
| ||
审美表现 |
审美情趣 |
|
|
艺术活动与表现 |
| ||
运动健康 |
习惯与技能 |
|
|
身心健康 |
| ||
健康生活方式 |
| ||
综合评定等级 |
| ||
质性评语 |
|
附件 6
《望江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通知单》
_______同学:
经班级评定小组合议,由学校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审核,你综合素质的评定等级为____。特此告之。
评定委员会主任签字: 学校公章:
你如对此评定结果无异议,请在同意栏中签名确认,如有异议,可在不同意栏中写明理由,并在接到本通知一周内书面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。
同意 |
签名: 年 月 日 |
不 同 意 |
陈述理由: 本人签名: 年 月 日 |